基层治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要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春风化雨”“四两拨千斤”的内在功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
一是在历史文化中汲取基层治理的智慧和力量。不忘本来才能更好开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从寿昌弃官寻母的“孝亲”“敬老”到六尺巷“礼让”“谦和”,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均无贫,和无寡”到“共同富?!?,其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治理智慧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愀刹康庇胧本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化解矛盾冲突的灵感。如《尚书》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人民是国家根基,在基层治理中也要坚持群众路线,发挥“老支书”“好大姐”“茉莉花”调解室等自治组织作用,将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上交”。
二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赋能基层治理。传统典故、村规民约、民俗风情等地域特色文化具有较强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要用心梳理、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特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不少文化助力基层治理的典型案例。如江西基于客家文化建立“祠堂说事”机制、四川以“三苏家风”的勤廉精神化解邻里矛盾、苏州以运河文化为纽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态,这些实践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还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为例,该镇以丘陵为主、降水丰沛,茶叶种植有百年历史,现有茶叶种植基地2000亩左右,群众有农闲喝茶聊天的习俗。该镇“以茶为媒”打造“品茶评理”基层治理品牌,通过“板凳会”组织群众喝茶唠家常、听民意、化纠纷,为群众解渴更解忧。
三是发挥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蛏系木褡刺?、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是推动矛盾源头治理、预防为先的重要抓手,要组织多样的文化活动,搭建群众文艺展示平台,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精神文明基础。要选树“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建立典型模范数据库,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组织好人模范到车间企业、田间地头开展经验分享、座谈交流等,掀起学先进、当先进的热潮。1954年10月,天长市金集镇的娄丽红在合肥江淮大戏院初次演唱由《鲜花调》改编的《茉莉花》,夺得全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冠军,唱出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该镇深入推动“鲜花调”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组织企业、村社区一线的“百姓名嘴”“理论达人”成立“鲜花调”传唱小班,围绕耕地?;ぁⅰ吧ɑ拼蚍恰钡热鹊愀谋唷叭浒搿?、歌曲等作品,通过“理论+案例+民歌”形式开展“一分钟”微视频、“一刻钟”宣讲、“一小时”巡演等,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更加深入人心。(作者:徐宝莉 系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