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300联系电话_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51pc·mc品茶2024下载,3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qq

中安在线首页| 中安新闻客户端| 安徽发布| 省政府网双微| 中安在线双微

中安在线首页|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双微|中安在线双微

英文|简体|繁体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理论 > 文史哲教

深刻把握长江文化的时代意蕴

时间:2025-04-15 08:47:56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长江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深化长江文化研究,把长江文化?;ず谩⒋泻?、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前提是深化对长江文化的本体认知。长江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止的有待我们去认识、去开发的被动者,它就“存活”在我们的“当下”里。研究长江文化,就要把时间和空间赋予长江文化本体,既用纵向的历史思维去审视其亘古以来相对稳定的内核和特质,更要以动态的眼光去厘定其在新时代的变迁与更新,理性考量长江文化的“现在时”,深入挖掘全新历史坐标下的嬗变与新义。

  从空间标量看,长江经济带地理范围前所未有地得以强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区域重大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长江经济带”这一概念,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在这一战略背景下,较之以往多从上中下游流域对长江文化的地理范围进行划分和界定的做法,显著变化是将长江经济带地理范围予以明确,强化了长江文化范围中的经济地理板块空间。

  从时间向度看,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主题前所未有地得以彰扬

  自近代以来,长江文化就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近现代迄今不足两百年,却是长江流域变动、变革最为深刻的时期,侵略与抵抗、屈辱与雪耻、挑战与应对,构成了近现代长江历史的旋律。在这一历史旋律中,长江文化得到洗礼,经受了从被动到主动的重构。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长江文化与其他文化一道,正自觉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成为其基本特色、时代旋律。

  从体系结构看,长江文化共同体特性前所未有地得以凸显

  长江流域各省市因其相似的历时性与共域性,共同建构了具有拓扑群结构的长江文化共同体。通过共享以“水”为中心的历史文本、水韵文学文本、江水艺术文本与长江流域改革实践文本,形成长江流域共同的文化记忆空间。长江文化共同体内含作为空间元素存在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以文化遗产空间生产、乡村场景空间生产与城市现代文旅空间生产为特征的区域协同发展逻辑。新时代长江文化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前所未有得以加强,特别是伴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长江文化的利益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记忆空间一体化特性日益稳固强化,成为当下长江文化体系结构的鲜明呈现。

  从整体功能看,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前所未有地得以发挥

  文化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也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先声。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越来越大。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能够促进东、中、西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还能够联动“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埂焙汀盎坪庸椅幕啊币约啊把睾>酶咧柿糠⒄埂?,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起到“中枢”“脊梁”和“协同”的重要作用。

  从表现风貌看,长江文化新形态新业态前所未有地得以绽放

  长江文化始终处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潮头浪尖,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内容刷新着人们对她的形象认知。当前,长江流域文化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形成许多具有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新品牌,例如,上海市结合打造黄浦江“世界会客厅”、苏州河“城市文化生活休闲带”、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战略部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特色品牌。马鞍山市坚持“人民?;こそ?、长江造福人民”,打造了长江采石矶5A级文化景区、“城市生态厅”薛家洼生态湿地公园等长江文化的“新时代坐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与应用,数字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使长江文化超越了传统的表现方式,几乎摆脱了时间、空间对长江文化展示传播的束缚,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多样融合的表现形式,构成了长江文化当下崭新的形态风貌。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长江文化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是文化的历史形态与现实形态的有机统一。深入挖掘和总结长江文化“当下”的新意蕴、新形态、新特点,并不是否认千百年来长江文化形成的古老绵延、开放包容、创新竞进、变动不居、交流汇通、多元和合等稳态特质,这些词在长江文化研究中都得以高频体现并形成一致趋向性解读,也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相适配和呼应,这是我们研究长江文化时代意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今天,对长江文化“当下”时代意蕴的再探究,是对过往长江文化研究的继承和礼敬,皆归旨于推动长江文化的继往开来、传承创新,在内生发展和交流互鉴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ㄗ髡撸荷蜿?,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大学研究基地)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 沙庆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