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副总裁李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她的丈夫、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每周七天不间断地工作,每天投入十六七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长高达112小时。
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在一次演讲中称,“我60%至80%时间都在玩”,并表示“干完这几天一定要出去玩了”。
逍遥派于东来和奋斗者王传福,到底听谁的?网友们又一次迷惑了。
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活法。存在的未必就是合理的,但是,存在的往往都会被“合理化”解释。
与其问到底该听于东来的还是王传福的,还不如问:你生活得好吗?你想过怎样的人生?
人生成功与否,与“工作时长”不是线性对应关系。忙要忙得有内容、有意义。
王传福的忙,那叫“真忙”。这既是“在其位,谋其事”的担当,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这种忙,是“next level”的那种忙,而不是有些人低效、内卷、表演式工作、空耗式加班的那种“瞎忙”——所以,普通人推崇、对标“王氏工作法”,注定没有太多意义。
同理,“玩”也要有底气、有资本。于东来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管理团队成熟默契,又没有太多的扩张焦虑、规模野心,当然是“乐得清闲,享受生活”。
与之相较,背负家庭压力、为生计奔波的上班族,还真没有“成天玩”的闲情逸致和物质基础。反倒是,一些暂时无事可忙的人,越闲越心慌,越玩越迷茫。所以啊,羡慕归羡慕,于东来的气定神闲、举重若轻,大概率无法成为我们奋斗路上的成功密码。
汽车行业还在“卷生卷死”,胖东来在商超界一骑绝尘,王传福的忙和于东来的玩,因此都有了更广阔的背景、更具象的注脚。在前些年“鼓励狼性,淘汰小资”的浪潮下,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或许会被奉为励志打拼的标杆。只是时过境迁,在“反对内卷”“治理加班文化,保障休息休假权益”的时代语境下,于东来的从容闲适,显然是更受欢迎的“生活范本”——虽不能焉,心向往之。
说到底,我们既不会是王传福也不会是于东来,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想活成“生活家”。有工作需要忙碌、有事业需要奋斗,也想着可以按时下班、出去玩玩。
不必非要从大佬身上找到什么成功学的经验,如果说非要从王传福和于东来身上复刻点什么,那么或许就是“忠于自己的角色”,做一个自洽的人、遵从自己的内心。(然玉)